★★考点 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的矛盾。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性质是 封建社会

  •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4年,中美签订不平等条约《望夏条约》
  •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英、法、美、俄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
  • 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考点 2: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 军事侵略。 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 鸦片 的主要国家是 英国

★★考点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 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操作了中国的 政权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 政治 ,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 决定性力量
  2.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连,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统治支柱
  3.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仍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 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左右,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国家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 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

★★考点 4:近代工人阶级的产生:

  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2. 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中,有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
  3. 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的以扩充。

★★考点 5:近代工人阶级的特点:

  1. 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圈了,其革命性最强
  2. 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传播先进的思想
  3. 它主要由破产农民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4.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考点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单选、论述)

  1.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 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3. 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4. 当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外国列强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考点 7:近代中国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单选)

1841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 103个乡的群众,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考点 8: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单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 年至 1919 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考点9:民族意识的觉醒(单选)

1843 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